骶髂關節扭傷或半脫位
骶髂關節系由骶骨與髂骨的耳狀面組合而成,其關節面凹凸不平,二者之間的結合十分緊密。骶髂關節的關節囊呈緊張狀,骶髂關節前、后及兩骨之間有骶髂前韌帶、骶髂后韌帶、骶結節韌帶與骶棘韌帶等,且此組韌帶堅強,因而幾乎不能活動。骶髂關節在構造上屬于滑膜關節,僅有微小的活動,在妊娠和分娩時起重要作用。 骶髂關節扭傷是因外力作用使該關節周圍韌帶被牽拉而引起的損傷,并可由于韌帶松動而引起關節移位,并出現程度不同的疼痛,這種情況在臨床上稱為骶髂關...
查看更多>>
- 否
- 臀部 盆骨
- 重體力勞動者、運動員
- 無傳染性
- 關節扭傷 臀溝下垂狀跛行步態 骶髂關節疼痛
- 藥 藥物治療、手法復位、臥硬板床治療、物理治療、封閉治療
- 尿道綜合征
一般治療一、治療1.非手術療法 采取一般保守方法,如臥硬板床休息、理療、局部按摩、膏藥外敷及局部封閉等方法,癥狀多數可緩解。對同時伴有腰椎或腰骶關節退變或椎間盤突出者,需加以相應處理。(1)局部封閉:一般用1%普魯卡因10~20m1(可酌情加入1.5~2ml醋酸氫化可的松)。操作者手持長針頭注射針管,在壓痛最重處注射,一般位于骶髂后韌帶及骶棘肌附著點處。注射針頭應深達骨膜下,并可沿髂骨內面深入骶髂...查看更多>>
相關檢查一、癥狀患者大多見于劇烈體育活動、外傷或久坐后。少數患者可無明顯外傷史。急性發作期,在下腰部一側可出現疼痛,大多較為嚴重,可放射至臀部或腹股溝區;但一般不會放射到坐骨神經的小腿分布區。患者常取側臥位或俯臥位,翻身時疼痛加劇。拒絕站立,或是下肢取屈曲姿勢。步行時,患側常呈臀溝下垂狀跛行步態。體格檢查時,骶髂關節處可有局限性壓痛,直腿抬高患側受限,并有骶部疼痛。骨盆分離試驗、4字Patrick試驗、對...查看更多>>
飲食原則一、食療方(下面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1.月季花燒壘吐水發魚勝600克,月季花3朵,鮮湯1.5升,麻油、蔥、姜、精鹽、味精、淀粉、雞油等各適量。將水發魚肚放到鍋內,用沸水略焯,取出后切塊備用;將鮮湯注入另一鍋內,放入魚肚,煨20分鐘備用;將2朵月季花洗凈,擺放在盤中備用;炒鍋上火,放入麻油,燒熱后,放入蔥、姜熗鍋,倒入鮮湯,待湯沸后,取出蔥、姜,然后放入魚肚,用小火燜30分鐘后,...查看更多>>
一、急救措施:扭傷后應用冷水或用塑料袋裝上冰塊、冰水放在傷處冷敷,同時還須用繃帶包扎好,并適當抬高傷肢,這樣可是傷處的毛細血管收縮,減少局部出血腫脹。冷敷2-3天后,再開始熱敷。熱敷一般可采用拔火罐的方法。熱敷的同時可適當揉搓傷處。當然,也可以到醫院用針灸的方法治療,效果較好。發生扭傷后,不要急于作業,否則會加重病情。應該好好休息一段時間,加緊治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