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身體好,我們必須得多運動,但是我們的腑臟是沒有辦法做什么運動的,因此我們需要通過經絡運動的方法來給腑臟活力。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些經絡養生的方法,大家可以一起來看看的哦。
你知道嗎,其實我們身體很多疾病都和我們四肢沒有得到充分運動有關系。因此,只有運動,才能夠保持身體的活力,可是臟腑無法運動,這個時候就需要通過經絡的運動來保持生機。
中醫認為,人體臟腑的經絡都通到四肢上,上肢的6條經脈都是與心肺相關的,心經、小腸經和心包經與心相關,肺經、大腸經與肺相關,三焦經與心和肺都有關。通往下肢的6條經脈,分別是腎經、膀胱經、肝經、膽經、脾經和胃經。
心肺的活力需要依靠上肢的6條經絡,上肢運動可以增強心肺功能,這樣人的身體就會很健康。相反,如果上肢未能得到充分的運動,心肺的健康就會受到影響,人就會出現精神不振、失眠多夢、咳嗽氣喘等疾病。
肝、脾、腎等的疾病同下肢沒有得到充分運動有關,也就是說,如果下肢沒有充分運動,就會出現腎、膀胱、肝、膽、脾、胃等臟腑的健康問題?,F在很多人工作時都是長時間坐著,出門時大都是坐車,沒有機會步行,四肢的運動減少了,這也導致了一大批肝病、脾胃病、腎虛的病人。
其實真正的運動,是四肢都能夠得到充分的活動,我們只有多動動手、動動腳,這樣才能夠疏通經絡,才能夠調理臟腑,保持身體健康。
下肢的運動很簡單,跑跑步、爬爬山、到野外去郊游等,都可以達到鍛煉下肢筋骨和肌肉的目的。但上肢的運動就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了,下面為大家介紹雙手健身法。
拍手法
拍手激發的聲線可貫穿奇經八脈,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拍手時動作要領如下:手肘往上彎曲90度,五指分開,與眉同高,雙掌掌心相對距20厘米,拇指離鼻10厘米。調整好位置時開始拍手,注意動作要慢,一下一下來,不可像鼓掌一樣。
拍手功不宜在剛吃飽后練,否則會妨礙消化。開車若遇到紅燈,是好的拍手時機,一面等綠燈,一面拍手,善用零碎時間,一舉兩得,適合工作繁忙的人士。但對于上班的人來說,可能練功沒有那么方便,所以上班的人好利用早餐前或晚餐后半小時練功。俗話說,一日之計在于晨,利用清晨早餐前幾分鐘,拍手刺激手上身體各部反射區,以活化全身各組織器官,可提振精神,使身體發熱,對一天的心情是很有助益的。
每天吃過晚飯之后,我們稍微休息一下后,出去一般散步,一遍拍手,這樣不僅能夠幫助消化,還能夠消除每天的身心污染。
握固法
如果大家仔細觀察過新出生的嬰兒就會發現,嬰兒的手都是緊握著的,還有我們緊張或者恐懼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攥緊拳頭,這其實是一種養生方法,叫做握固法。“握”是握著拳頭,“固”是大拇指的指甲掐在無名指的根部,小孩攥拳都是這樣攥的。固什么?固的是一個人的意志力。
為什么要掐無名指的根部?這是23點到凌晨1點陽氣生發的點,這個地方又叫做肝的神竅,肝的神就是我們中國人經常說的靈魂的“魂”。小孩有一個很常見的問題就是因為受到驚嚇或者身體比較弱,“魂”掉了,這時候孩子就會發高燒,沉睡不醒,一定要把“魂”收回來才會好。所以小孩一出生就握拳而來,就是握住了肝的神竅,握住了“魂”,握力大就是小孩肝氣足的表現。
梳手心法
先在手心涂一層護膚油脂,然后選一把圓頭梳子,不要選擇尖利梳齒的梳子,以免把手心皮膚劃破。然后按著順序梳,先從上往下梳,再從右往左橫梳,繼而再順時針梳一圈;第二遍相反。每天堅持按摩,就能達到強身祛病的目的。
經絡穴位養生法
經絡穴位養生法是運用針刺、艾灸、按摩等方法,刺激經絡、穴位,以激發精氣,達到調和氣血、旺盛代謝、通利經絡、增進人體健康等目的的一種養生方法。
針法是以毫針刺激人體經絡穴位,通過提、插、捻、轉等不同手法,起到調整臟腑、疏通經絡的作用。灸法是借助艾火熱力,灸灼、薰熨穴位,以達到溫通經絡、調養臟腑的效果。按摩是用手對人體經絡穴位進行按、拿、點、推、揉、拍等手法,起到運行氣血、健身祛病的作用。三種方法各有特長,既可單獨應用,又可按需綜合施行,只要操作得法,一般對人體無損傷與副作用。如能持之以恒,不失為簡單、易行、實用、有效的養生祛病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