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艾滋病離自己的生活全都是非常遠的,因為身邊不會有這些的人,但是您能看出來嗎?您知道艾滋病初期癥狀都有哪些嗎?您知道如何正確預防艾滋病嗎?今天小編就為您介紹一下有關艾滋病傳播途徑的知識,感興趣的您趕快就來看看啊。
艾滋病初期癥狀
凡呈現長期不明緣由發熱、全身不適、腹瀉、關節肌肉疼痛等表現;紅斑樣皮疹、全身淋巴結腫大等體征;
或呈現常人不易患的感染,及淋巴細胞亞群檢查顯現CD4 T細胞減少,CD4/CD8細胞份額倒置時,應想到本病可能。
如系高危人群呈現上述情況,應高度懷疑本病,及時做病原學檢查。因為本病臨床表現復雜,對實驗室檢測HIV感染陽性者,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診斷和分類。
并不是每個感染者都會完整的呈現這些表現,但每個疾病階段的患者在臨床上都可以見到。不一樣的臨床表現是一個漸進的和連貫的病程發展過程:
1.急性感染期
窗口期也在這個時間。HIV侵襲人體后對機體的刺激所導致的反應。患者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還會發生乏力、出汗、惡心、嘔吐、腹瀉、咽炎等。有的還呈現急性無菌性腦膜炎,表現為頭痛、神經性表現和腦膜刺激癥。
末梢血檢查,白細胞總數正常,或淋巴細胞減少,單核細胞增加。急性感染期時,表現常較輕微,簡單被忽略。在被感染2--6周后,血清HIV抗體可呈現陽性反應。此后,臨床上呈現一個長短不等的、相對健康的、無表現的潛伏期。
(1)艾滋病急性感染期的肌膚損害
肌膚粘膜是艾滋病侵襲的主要部位之一。肌膚損傷主要表現為皮疹,多為無癢性紅色斑丘疹,偶爾有彌漫性蕁麻疹或水皰疹,皮疹發生部位多為面部、軀干,重者全身都可呈現。許多艾滋病患者是以肌膚損害為首發表現的。
(2)艾滋病急性感染期的全身表現
全身表現包括:發熱、咽痛、盜汗、關節痛、淋巴結腫大和肝脾腫大。慢性腹瀉也是某些艾滋病患者的非常顯著的早期臨床表現。
艾滋病患者常見的臨床表現是反復呈現的低熱,伴有寒戰、消瘦、疲乏無力,體重下降(5~22公斤)、嗜睡無力,不能支持平常的體力活動,且找不到發熱、腹瀉和體重減輕的緣由。
(3)急性感染期的中樞神經系統表現
在神經系統的損傷中約9%的患者可能呈現急性HIV腦膜炎,臨床表現為發熱、頭痛、嘔吐及腦膜刺激征,腦脊液檢查中單核細胞增多、蛋白含量增高。
上述表現繼續2~3周后多可自行恢復。臨床表現有20%~40%的艾滋病患者有神經性疾病。神經紊亂病癥已被公認為艾滋病患者發病與致死的常見緣由。中樞神經系統表現常與各種機會感染導致的表現并存,較常見的有亞急性腦炎。
(4)急性感染期的淋巴結腫大
當高危人群患者呈現不能用其他緣由解釋的全身淋巴結腫大,很可能與艾滋病毒感染有關,其發生率為55%~100%。淋巴結腫大的程度與血清內艾滋病抗體滴度高低相關,常多見于頸后、頜下或腋下淋巴結。
腫大的淋巴結不融合,質硬,偶有壓痛,表面肌膚無改動。
2.潛伏期
潛伏期又稱無表現感染期,感染者可以沒有任何臨床表現,但潛伏期不是靜止期,更不是安全期,病毒在繼續繁殖,具有激烈的破壞效果。
潛伏期指的是從感染HIV開始,到呈現艾滋病臨床表現和體征的時間。艾滋病的平均潛伏期,如今認為是2--10年。這對早期發現患者及預防都造成很大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