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會聽說膽固醇,但是對于什么是膽固醇,很多朋友并不是十分的了解,那么,膽固醇有什么用呢?本期的btv養生堂邀請專家陳偉偉來為大家介紹,一起看看膽固醇高的危害都有哪些,希望本篇文章內容可以幫助到大家。
本期嘉賓介紹
陳偉偉
男,1983年畢業于浙江大學醫學院,現任國家心血管病中心辦公室主任(兼年報編輯部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國家心血管病專家委員會委員兼副秘書長,衛生部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專家,中國高血壓聯盟常務理事、司庫,北京高血壓防治協會副會長,《中華高血壓雜志》、《慢性病學雜志》、《心腦血管病防治》雜志編委。
從醫三十多年來潛心醫學臨床及心血管病防治研究,在心臟電生理學和心血管病防治領域富有專長,先后在《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中華內科雜志》、《中華心血管病雜志》、《中華高血壓雜志》、《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等醫學刊物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合編著作20余部,2000年以來獲省市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四項。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什么是膽固醇
膽固醇又稱膽甾醇,是一種環戊烷多氫菲的衍生物。膽固醇廣泛存在于動物體內,尤以腦及神經組織中為豐富,在腎、脾、皮膚、肝和膽汁中含量也高。其溶解性與脂肪類似,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醚、氯仿等溶劑。膽固醇是動物組織細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它不僅參與形成細胞膜,而且是合成膽汁酸,維生素D以及甾體激素的原料。
膽固醇有什么用
形成膽酸
膽汁產于肝臟而儲存于膽囊內,經釋放進入小腸與被消化的脂肪混合。膽汁的功能是將大顆粒的脂肪變成小顆粒,使其易于與小腸中的酶作用。在小腸尾部,85%~95%的膽汁被重新吸收入血,肝臟重新吸收膽酸使之不斷循環,剩余的膽汁(5%~15%)隨糞便排出體外。肝臟需產生新的膽酸來彌補這5%~15%的損失,此時就需要膽固醇。
構成細胞膜
膽固醇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組成成分,細胞膜包圍在人體每一細胞外,膽固醇為它的基本組成成分,占質膜脂類的20%以上。有人曾發現給動物喂食缺乏膽固醇的食物,結果這些動物的紅細胞脆性增加,容易引起細胞的破裂。研究表明,溫度高時,膽固醇能阻止雙分子層的無序化;溫度低時又可干擾其有序化,阻止液晶的形成,保持其流動性。因此,可以想象要是沒有膽固醇,細胞就無法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生命也將終止。
合成激素
激素是協調多細胞機體中不同細胞代謝作用的化學信使,參與機體內各種物質的代謝,包括糖、蛋白質、脂肪、水、電解質和礦物質等的代謝,對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十分重要。人體的腎上腺皮質和性腺所釋放的各種激素,如皮質醇、醛固酮、睪丸酮、雌二醇以及維生素D都屬于類固醇激素,其前體物質就是膽固醇。
膽固醇高的危害
膽固醇的正常值是0-5.2mmo/L(0-200mg/dl),超過這個值就是表現為膽固醇高,膽固醇高的危害主要有:
1、會加快前列腺癌的生長速度,會引發腎衰竭脂類的腎臟疾病。
2、會減少人的壽命,尤其是男性的壽命同時和血管有關的中風幾率會隨著增加。
3、會阻塞心臟動脈和使其變窄,更容易引發心臟病。
4、會使骨質疏松癥的可能性變高,同時過多攝入膽固醇可導致牙周病、牙和牙隙之間的溝隙會擴大。由此可見,膽固醇高的患者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以免延誤病情,導致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