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部疾病是非常嚴重的,尤其對于中老年朋友來說,上了年紀,腦部也需要注意一些疾病,而腦中風就是其中的一種,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前兆和治療方法是什么,本期的北京衛視養生堂邀請了專家繆中榮來為我們講解,一起看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1、頭暈
中老年人中風前兆,會反復出現瞬間眩暈,突然自覺頭暈目眩,視物旋轉,幾秒鐘后便恢復常態,可能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俗是中風的先兆,應及早診治,防止中風發生。
2、肢體麻木
中老年人出現肢體麻木的異常感覺,除頸椎病、糖尿病外,如伴有頭痛、眩暈、頭重腳輕、舌頭發脹等癥狀,或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或腦動脈硬化等疾病史時,應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風發生,突然發病或單側肢體乏力,站立不穩,很快緩解后又發作要當心。
3、眼睛突然發黑
單眼突然發黑,看不見東西,幾秒鐘或幾十秒鐘后便完全恢復正常,醫學上稱單眼一次性黑朦,是因為腦缺血引起視網膜缺血所致,是中風的又一信號,反復發作的眩暈欲吐、視野縮小或復視。
4、中老年人原因不明的跌跤
由于腦血管硬化,引起腦缺血,運動神經失靈,可產生共濟失調與與平衡障礙,而容易發生跌跤,也是一種中風先兆癥狀。
5、說話吐字不清
腦供血不足時,使人體運動功能的神經失靈,常見癥狀之一是突然說話不靈或吐字不清,甚至不會說話,但持續時間短,長不超過24小時,應引起重視,還有原因不明的口角歪斜、口齒不清或伸舌偏斜都要注意。
6、哈欠不斷
如果無疲倦、睡眠不足等原因,出現連續的打哈欠,這可能是由于腦動脈硬化、缺血,引起腦組織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現,是中風病人的先兆。
7、精神改變
如嗜睡,中老年人一旦出現原因不明困倦嗜睡現象,要高度重視,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風的先兆。精神狀態發生變化 性格一反常態,如變得沉默寡言,或多語急躁,或出現短暫智力衰退,均與腦缺血有關,可能是中風先兆。
8、流鼻血
中老年人鼻出血癥狀可能是高血壓病人即將發生中風的警報。經醫學觀察,排除外傷、炎癥因素,高血壓病人在反復鼻出血,可能會發生腦溢血。鼻出血不少是由血壓不穩定引起的,不加預防則會增加中風的機會。
而且40歲以上有多年高血壓病史,血壓流變學多項指標異常的人群要多加注意。
腦中風怎么辦
目前在臨床上,腦中風的治愈病例的確是少之又少,很少有患者可以在患病以后完全恢復健康。但這不能說明腦中風就是無法醫治的,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患者都可以在病情穩定以后正常的生活,雖然得不到根治,但患者的生存質量并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所以腦中風患者不能輕易的喪失治療的信心。
發病以后,腦中風患者要積極選取適宜自己的治療方法,做到及時去除病癥。目前腦中風患者可以通過手術治療,干細胞移植治療,中醫治療等有效的方法讓自己有效的減輕病痛。此外,患者要解除自己的思想負擔。因為所有癥狀通過頑強鍛煉,均可在1-3年內逐步改善,使病人擺脫煩惱,因此患者要保持積極心態。在家里需安排一個舒適、安靜、方便的休養環境,它可減輕久病者心身疲憊感,減少行動不便者的煩惱和沮喪。
本期嘉賓介紹
繆中榮
男,主任醫師,教授,1989年畢業于蘭州醫學院醫療系,1992年畢業于蘭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神經外科,獲神經外科碩士學位,1992年-1996年在蘭州醫學院二附院神經外科工作,任主治醫師。1996年8月-1999年,在衛生部北京醫院神經外科攻讀博士學位,方向介入神經放射。1999年7月獲協和醫科大學外科學博士學位。1999年8月-2001年5月在衛生部北京醫院神經外科工作,任副主任醫師。2001年6月-2003年7月在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介入中心作博士后工作。2003年8月后在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介入中心工作。2012.7月調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
現為世界卒中聯合會(WSO)會員, 世界介入神經放射聯合會高級會員,中華預防醫學會卒中預防控制委員會介入治療組組長,中華醫學會神經內科分會介入神經放射協作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分會介入學組副組長,衛生計生委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工程委員會中青年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北京市腦血管病臨床研究中心首席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介入科主任。在腦血管病介入治療方面有豐富的經驗,主攻方向缺血性腦血管病介入治療。發表相關論文二十余篇。其中SCI收錄的國外核心期刊10篇。主編出版國內第一本《缺血性腦血管病介入治療學》專著,翻譯出版了《介入放射治療基本技術》一書。2011年出版《缺血性腦血管病介入治療技術與臨床應用》。參與和主持國家重點課題多項。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