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得團圓飯是大家齊聚一堂,跟著守歲,熱熱鬧鬧的過春節,并且年味十足,而如今的團圓飯是在一陣搶紅包的熱鬧下開始的。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我們的消化系統會出現新的問題嗎?腸道疾病吃什么好呢,對于春節時期哪些食物不能吃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隨著養生堂欄目來了解一下是怎么回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腸道疾病吃什么
提到生活方式病,大家首先會想到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等,往往忽略了一個更大更長的臟器,這就是腸道的健康。在長期不良生活方式下,很容易引起一種常見的腸道疾病叫做便秘,而長期的便秘就會引起非常可怕的疾病腸梗阻、甚至腸癌!
針對便秘、“腸道垃圾”的堆積,陳主任給了大家三種適合節后清腸的食材,分別是白菜、鴨肉和筍。這三種清腸食材在全國各地都有著不同的做法,在您的家鄉是如何烹調這些美食的呢?究竟哪種做法更適合清腸呢?
飲食調養
(1)慢性腸炎患者如伴有脫水現象時,可喝些淡鹽開水、菜湯、米湯、果汁、米粥等,以補充水、鹽和維生素。
(2)排氣、腸鳴過強時,應少吃蔗糖及易產氣發酵的食物,如土豆、紅薯、白蘿卜、南瓜、牛奶、黃豆等。
(3)蘋果含有鞣酸及果酸成分,有收斂止瀉作用,慢性腸炎患者可經常食用。
(4)低脂、少纖維。含脂肪太多的食物,除不易消化外,其滑腸作用常會使腹瀉癥狀加重,因此患者不應吃油炸、油煎、生冷及多纖維食物,可選擇容易消化的細掛面、燴面片、餛飩、嫩菜葉、魚、蝦、蛋及豆類制品等,以使腸道得到休息。
(5)白術姜湯。白術9克,干姜3克,水煎。每日1劑,睡前服1 次。可治五更瀉。
(6)人參山楂茶。人參10克、山楂10克、白術10克、茯苓15 克、蓮子10克、山藥10克、陳皮6克、澤瀉6克、甘草6克、白糖30 克。水煎后代茶飲用。可補脾胃,止泄瀉。
(7)大蒜粥。取大蒜30克,去皮,切碎末,粳米100克加水1000 毫升煮粥,早、晚溫服,有止痢、止瀉效果。
(8)馬齒莧粥。鮮馬齒莧90克(或干馬齒莧30克),加粳米100 克煮粥,早、晚服用,可止瀉。
專家提醒
(1)吃火鍋的時間應控制在2小時以內。人們在吃火鍋時,往往一吃數小時。醫學研究表明,吃火鍋時間過長會使胃液、膽汁、胰液等消化液不停地分泌,導致胃腸功能紊亂而發生腹痛、腹瀉,嚴重的可患慢性腸炎、胰腺炎等。
(2)預防慢性腸炎發作,一定要在飲食上多加注意,少食生冷食物,注意飲食衛生,不要暴飲暴食,食物保存盡量做到不過夜,從冰箱里拿出的飯菜要熱透。
本期嘉賓介紹
男,主治醫師,負責臨床會診、基礎工作。1995年畢業于青島大學醫學院醫學營養系, 同年進入北京協和醫院擔任營養醫師工作,2004年獲協和醫科大學內科碩士學位,2007年獲衛生部副主任醫師資格。
現任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常委,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中青年委員兼秘書長,北京中西醫結合學分會臨床營養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健康管理學組組員,北京糖尿病防治協會副理事長,參加國家九五、十五、十一五課題研究工作。發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撰寫科普書籍近二十部,從事臨床疾病的營養治療、大眾健康的宣傳教育工作。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