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早搏也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生活中一定要積極進行相關的預防。那么日常生活中心臟早搏如何預防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北京電視臺養生堂2016節目劉興鵬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心臟早搏如何預防
尋找誘因
想要更好的預防心臟早搏,那么就要尋找誘因,這樣只要將病因一消除,那么早搏的現象自然就會隨之消失了。
排除心臟病
可進行相關檢查,如:動態心電圖、運動平板試驗及冠脈造影等,如有心臟方面的問題,則進行針對性治療。
早搏本身的處理
對于房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通常無需治療,如有明顯癥狀,可予鎮靜劑、β受體阻滯劑和鈣拮抗劑等治療,對于室性早搏治療。
如無癥狀且無器質性心臟病者則無需治療,如果是有癥狀而無器質性心臟病,那么就可以采用藥物治療能有效減輕癥狀。
心臟早搏的常見原因
早搏的發生原因較為復雜,成年人幾乎100%都發生過早搏,但不一定都有心臟器質性疾病。
引起早搏的原因可分為以下兩大類
①、心臟以外的因素
如緊張、激動、疲勞、缺氧、吸煙、飲酒、濃茶、咖啡、手術及其他各種應激情況均可誘發,某些疾病如感染、腸道疾病、膽道疾病或腎絞痛、甲亢、電解質紊亂或酸堿的失衡,以及藥物等亦可誘發。
②、心臟病
可見于各種類型的心臟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病、肺心病、心肌病、風心病、先心病等。
本期嘉賓介紹
劉興鵬
男,1971年12月生人,山東德州人。醫學博士,主任醫師(破格)。現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心臟中心副主任,房顫中心主任。兼任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心臟起搏學組組長,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與起搏分會心電生理學組成員,中華醫學會全國房顫工作組成員。2004年赴全球心律失常治療和研究中心——德國漢堡St.Georg總醫院、2009-2010年赴法國波爾多大學Haut-Leveque心臟病醫院(國家公派訪問學者)研修房顫、室速及心臟性猝死的機制與治療。2001-2011年間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內科/房顫中心工作。
擅長復雜快速心律失常(特別是心房顫動和惡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療,包括導管消融治療及除顫器治療,以及緩慢心律失常的起搏器治療。迄今已負責完成各類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療逾4000例,其中約1500例為房顫/室速的導管消融術、惡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埋藏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治療及心力衰竭的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等。手術治療例數、治療效果及安全性均居國內前列。
曾先后主持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資助項目”及“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等多項國家及省部級課題。曾多次應邀在心律失常專業的國際會議上做學術報告。迄今累計發表SCI論文60余篇。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