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我國古老而又傳統的運動,修煉42式太極拳可以加大肺活量。肺活量決定我們的運動細胞,太極拳教程有詳細的講解,下面隨著42式太極拳了解一下太極拳對肺活量的作用。
練42式太極拳加大肺活量
太極拳與中醫理論緊密結合,具有科學的養生依據,42式太極拳是現代人養生常練的運動,通過學習可以調節身體功能。
中醫學認為肺司呼吸、朝百脈,有宣發肅降功能。肺若有病則咳,多痰、呼吸不暢,宣肅功能失調,衛外功能減弱。
太極拳運動首先要求“深、長、細、勻”地自然呼吸,進而要做到 “氣沉丹田”,這樣可以鍛煉呼吸肌,改進胸廓活動度,保持肺組織的彈性,使肺活量加大。
太極拳要求松靜自然,可以幫助我們緩解精神壓力,在練習中我們身心也會感到非常愉悅,有利于我們事業的發展。
太極拳要求“腹內松凈氣騰然”,這祥可能加大毛孔通氣量、開發衛氣,有利于肺之宣肅功能和肺朝百脈的作用。
42式太極拳對人體各部位姿式的要求如下
頭
太極拳頭部動作,必須保持“虛領頂勁”,有上懸意念。頭部,不可以左右搖擺晃動,眼睛要自然的看著前方,嘴巴要閉上,舌頭要抵住上唇。
頸
自然豎直,轉動靈活,不可緊張。
練習太極拳對身體的每個部位都有要求,在練習過程中,要求不偏不倚,立身中正,這樣才能體會太極拳的要領。
肩
平正松沉,不可上聳、前扣或后張。肘——自然彎曲沉墜,防止僵直或上揚。
腕
在練習的時候,腕部不可以松軟,并且要下沉“塌腕”,勁力貫注。
胸
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內縮。背舒展伸拔,稱為“拔背”,不可弓駝。
腰
向下松沉,旋轉靈活,不可前弓或后挺。
脊
中正豎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
臀
臀部必須要向內部收緊,然后不可以向外面突出。
胯
松正含縮,使勁力貫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
腿
穩健扎實,彎曲合度,轉旋輕靈,移動平穩,膝部松活自然,腳掌虛實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