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 百科
- 定義和概述:
- 硒是地殼中含量極微的稀有元素,分布又很分散,沒有集中的天然硒礦可供工業開采。硒的原子序數為34,原子量為78.96,它由六個天然存在的穩定同位素組成,在已知的六種固體同素異形體中,三種晶體(α單斜體、β單斜體,和灰色三角晶)是最重要的。也以三種非晶態固體形式存在。硒遍布于人體各組織器官和體液中,腎中硒濃度最高,肝臟次之,血液中相對低些。肌肉中的硒占人體總硒量的一半。肌肉、腎臟、肝臟和血液是硒的組織貯存庫。硒在人體中構成含硒蛋白與含硒酶的成分,抗氧化、維持正常免疫功能、維持正常生育功能等諸多作用。
- 發現歷史
- 1817年瑞典化學家柏采利烏斯在研究硫酸廠鉛室中沉淀的紅色淤泥性質時,發現它是一種性質與蹄相似的新元素,隨即以希臘月亮女神塞勒涅的名字命名為硒。生物學界對硒的認識始于1934年。1957年德國的Schwarz K和Foliz CM首次發表了硒具有動物營養作用的報告。硒是動物和人體必需微量元素的這一認識是20世紀后半葉營養學上最重要的發現之一。認識硒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的另一個主要依據是1979年我國發表的克山病防治研究成果。
- 代謝吸收
- 硒在體內的吸收、轉運、排出、貯存和分布會受許多外界因素的影響。主要是膳食中硒的化學形式和量。另外i性別、年齡、健康狀況,以及食物中是否存在如硫、重金屬、維生素等化合物也有影響。 動物實驗表明,硒主要在十二指腸被吸收,空腸和回腸也稍有吸收,胃不吸收。 經尿排出的硒占硒排出量的50%~60%,在攝入高膳食硒時,尿硒排出量會增加,反之減少,腎臟起著調節作用。
- 生理功能
- 1、構成含硒蛋白與含硒酶的成分。 2、抗氧化作用 硒是若干抗氧化酶的必須組分,它通過消除脂質過氧化物,阻斷活性氧和自由基的致病作用,而起到延緩衰老乃至預防某些慢性病的發生。 3、對甲狀腺激素的調節作用。 4、維持正常的免疫功能 適宜硒水平對于保持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是必需的。 5、預防與硒缺乏相關的地方病。 6、抗腫瘤作用。 7、抗艾滋病作用 補硒可減緩艾滋病進程和死亡的機制大致有三方面:抗氧化作用、控制HIV病毒出現和演變、調節細胞和體液免疫以增加抵抗感染能力。 8、維持正常生育功能。
- 正常需要量
- 在2000年制訂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18歲以上者的推薦攝入量為50ug/d,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為400ug/d。
- 過量表現
- 指甲變厚、毛發脫落,肢端麻木,偏癱
- 缺乏癥
- 1、缺乏硒會導致未老先衰。 2、嚴重缺乏硒會引發心肌病及心肌衰竭。 3、發生克山病,大骨節病。 4、精神萎靡不振,精子活力下降,易患感冒。
- 食物來源
- 食物中硒含量測定值變化很大,例如(以鮮重計):內臟和海產品0.4~1.5mg/kg;瘦肉0.1~0.4mg/kg;谷物<0.1~>0.8mg/kg;奶制品<0.1~0.3mg/kg;水果蔬菜<0.1mg/kg。
養生推薦
熱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