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健康是子女們關心的事情,相信很多的子女都希望給父母提供一個健康幸福的晚年!但是老人總會遇到各種的身體健康問題,骨質酥松就是常見的一種!你們知道中老年補鈣吃些什么好嗎,中老年保健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一起和小編來看看適合中老年補品都有哪些吧!
老年人補鈣要遠離三個誤區 鈣并非補得越多越好
許多的子女給父母補鈣首先想到的就是各種補鈣制劑,其實老人缺鈣不僅會影響正常的生活,還會對身體的健康造成影響!你們知道哪些老人補鈣的常識都有哪些嗎,許多的子女給老人吃了很多的鈣劑,但是沒有很多的效果,要注意避免這些補鈣誤區哦!
誤區一:補鈣能治好骨質疏松
許多老年人以為,人老了,骨頭脆了,所以要吃鈣片,來防治骨質疏松,其實不是這么回事。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全身性的代謝性骨骼疾病,是人體衰老的表現。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一般在30—35歲左右達到一生中所獲得的高骨量,稱為峰值骨量。此后,就開始骨丟失,特別是絕經后的女性,在絕經后1—10年,骨量丟失速率明顯加快,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丟失期。由此可見,要想老來骨頭硬朗,就得在35歲之前打好基礎。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補鈣并不能逆轉骨量減少的趨勢,也不可能治愈骨質疏松。
誤區二:不辨病因治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主要分為兩大類,即原發性骨質疏松和繼發性骨質疏松。女性絕經期后出現的骨質疏松,老年男性出現的骨質疏松都屬于原發性的骨質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誘因(如藥物)而引起的骨質疏松則屬于繼發性的骨質疏松。不同類型的骨質疏松,治療手段不一樣,千萬不能不加區分,一律補鈣,否則會出現并發癥。
繼發性的骨質疏松,如鈣營養不良等引起的骨質疏松,補充鈣劑就非常有效;而對于原發性的骨質疏松就不能依靠補鈣來治療。絕大多數老年人發生的骨質疏松屬于原發性骨質疏松,這類老年人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比如絕經期女性可補充雌激素等,盲目補鈣沒什么作用。
誤區三:鈣補得越多越好
許多老人誤認為,鈣補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實不是這樣。通常,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攝入800毫克的鈣,過量補鈣并不能變成骨骼,反而會引起并發癥,危害老人健康。
鈣是這樣被人吸收的:鈣經胃腸吸收,進入血液,形成血鈣(即血液中鈣的含量),再通過骨代謝,把血鈣進行鈣鹽沉積,形成骨骼。不是說鈣吃得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血液中鈣的含量必須保持在一定水平,過多或過少都不行。過量補鈣,血液中血鈣含量過高,可導致高鈣血癥,并會引起并發癥,如腎結石、血管鈣化等。
食物補鈣比藥物補鈣更安全
老年人想要正確的補鈣,重要的就是要選擇正確的方法,很多的老人都會選擇藥物補鈣,其實生活中有很多補鈣的飲食方法哦!食物補鈣比藥物補鈣要安全有效的多,那么究竟什么樣的食物是可以幫助老人補鈣的呢?
專家建議:老人每天堅持喝兩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蝦皮、黃豆、青豆、豆腐、芝麻醬等含鈣豐富的食物。其次,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樂,不要吸煙,這些都會造成骨量丟失。除此以外,曬太陽和戶外運動也有利于鈣的吸收和利用,這些都是安全的補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