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如何預測心臟病
研究發現,心臟病風險不僅與胖瘦有關,還與脂肪長在什么地方有關。因此,中老年人的心臟病風險有多大,不必都要經過繁瑣的體檢才能知曉。
只要一把卷尺,您就能初步判斷是否存在患心臟病的風險。別猶豫了,拿起尺子,開始測量自己的“三圍”吧。
頸圍數字——38,35
測頸圍可以了解上半身脂肪的分布情況,而上半身脂肪與心臟病風險密切相關。
這是因為隨著頸圍的增加,體內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好膽固醇”)會不足,導致細胞內更多的膽固醇無法轉運到肝臟進行代謝。雙下巴、脖子短粗等可能是心臟不健康的信號。
理想值男性<38厘米,女性<35厘米
男性≥38厘米、女性≥35厘米是確定頸圍的佳臨界值。脖子粗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要高。一般而言,頸圍應與小腿肚圍相等。
怎么量?測量時,被測者身體直立,眼睛平視,兩臂自然下垂,保持正常呼吸,頸部放松,嘴巴可以稍微張開,以減少頸部肌肉緊張。
測量者將皮尺水平置于頸后第七頸椎(埋頭時可摸到的頸后突起處)上緣,前面于喉結下方(即頸部細的部位)進行測量。
腰圍數字——90,80
腰圍與心臟健康的密切關系早已得到證實。其原因是,腰部脂肪過多會破壞胰島素系統,還會產生不同的激素,可導致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脂肪肝、冠心病和腦中風等疾病。
研究發現,腰圍粗的人患心臟病的幾率約比其他人高40%,尤其是大腹便便的中年男性更容易猝死。
理想值男性<90厘米,女性<80厘米
我國一般參照亞洲的標準(男性應低于90厘米,女性應低于80厘米),在這個腰圍值以下,得病機會少,相對安全;超過該值則相對比較危險。(注:此時好再測血糖以了解糖尿病風險)
怎么量?站立,皮尺沿肚臍上緣和肋骨以下的部位圍繞腰部1圈,在常態呼吸下進行測量。
腰臀比——0.9,0.8
影響健康的第三圍,或許有人會想到腹圍,誠然,腹部肥胖于健康大大不利,但與之相比,另一個指標——“腰臀比”更加重要,是衡量健康的重要指標,近年來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
理想值男性0.85~0.90,女性0.75~0.80
該比值越低,說明與臀圍相比,腰圍相對要小。腰腹部肥胖很容易導致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冠心病和中風等疾病的發生,男性還容易患大腸癌,這就是所謂“腰帶長,壽命短”的原因。
怎么量?被檢者站立,用皮尺先在其肚臍的水平線上環繞腹部1周測量出其腰圍(在呼氣末時測量),再環繞其臀部的寬處測量出其臀圍,前后相除即可得到(例如,一腰圍72厘米、臀圍92厘米男性,其腰臀比為0.85)。
中老年人以上檢查結果在正常范圍內,那么恭喜你,并請繼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若不然,則要盡快做出改變,必要時積極開展治療,即使癥狀尚不明顯。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男,博士研究生導師。冠心病診治中心副主任,22病區主任兼7病區副主任,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99年升任阜外醫院年輕的副主任醫師,2001年獲得碩士研究生導師資格,2004年晉升為主任醫師,教授。是《中華心血管病雜志》、《中國循環雜志》、英國《BMJ》雜志中文版審稿人,是北京市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