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肝臟是腹腔內大的實質性器官,擔負人體的重要生理功能。肝細胞對缺氧的耐受力較差,故有肝動脈和門靜脈提供豐富的血液供應,并有大小膽管與血管伴行輸送膽汁。
它位于右上腹的深部,有下胸壁和膈肌的保護。但由于肝臟體積大,質地脆,一旦遭受暴力容易損傷,發生腹腔內出血或膽汁泄漏,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膽汁性腹膜炎,后果嚴重,必須及時診斷和正確處理。
肝損傷的臨床表現
肝臟外傷患者一般有明確的右側胸腹部外傷史,有口渴、惡心、嘔吐。主要是低血容量性休克和腹膜炎。
個別肝臟外傷患者發生腹內大出血,還可以出現腹脹等表現。由于致傷原因的不同,肝外傷的臨床表現也不一致。
肝包膜下血腫或肝實質內小血腫,臨床上主要現為肝區鈍痛,查體可見肝大或上腹部包塊。
若血腫與膽道相通,則表現為膽道出血,引起上消化道出血,長期反復出血可導致慢性進行性貧血。
若血腫內出血持續增加,肝包膜張力過大,在外力作用下突然破裂,發生急性失血性休克。
因此對于包膜下血腫患者行非手術治療時,必須注意延遲出血的可能。若血腫繼發感染,可出現寒戰、高熱、肝區疼痛等肝膿腫的征象。
肝臟淺表裂傷時,由于出血量少、膽汁外滲不多,且在短時間內出血多能自行停止,一般僅有右上腹疼痛,很少出現休克及腹膜炎。
中央型肝破裂或開放性肝損傷肝組織碎裂程度廣泛,一般都累及較大的血管及膽管。
腹腔內出血、膽汁外滲多,肝臟外傷患者常出現急性休克癥狀及腹膜刺激癥狀。
表現為腹部疼痛,顏面蒼白,脈搏細數,血壓下降,尿量減少等。腹部壓痛明顯,腹肌緊張。隨著出血的增加,上述癥狀進一步加重。
肝臟嚴重碎裂傷或合并肝門附近大血管破裂時,如門靜脈、下腔靜脈等,可發生難以控制的大出血。
大血管損傷可導致大量動力性失血而引起致命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往往死于救治過程中,喪失手術治療的機會。
本期嘉賓介紹
女,老年肝病科副主任醫師。從事傳染病臨床醫療、教學及科研工作20余年,有扎實的內科及傳染病基礎理論知識,對各類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重癥肝炎、肝硬化、頑固性腹水及各種常見并發癥的診治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撰?并?表了多篇學術論文。獲醫療成果獎兩項。
擅長疾病:各類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重癥肝炎、肝硬化、頑固性腹水及各種常見并發癥的診治。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