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協調脾胃?除了保持一定的運動量外,飲食調整很重要。
首先平時喝水盡量喝溫水。一些人在春季容易出現所謂的上火癥狀,不宜輕易飲用涼茶,以免導致虛火更甚。
另外,注意食物清潔與保鮮,避免出現腹瀉等問題。這時候不可以盲目進補,避免助陽外泄,肝木生發太過,克傷脾土,同時避免因肥甘厚味滋膩脾胃,肝郁脾虛,脾失健運,造成水濕不化、聚濕生痰、助長濕滯,導致一系列的脾胃問題。
在飲食上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要保持相應的比例。
同時還要保持五味不偏,盡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鮮蔬菜、等。其次,要注意健脾利濕。
內以養護脾氣,外以清利濕邪,從而達到養脾的目的。
春寒料峭,濕氣一般夾"寒"而來,因此雨水前后必須注意保暖,切勿受涼。
同時少食生冷之物,以顧護脾胃陽氣。平時可多吃些諸如鯽魚、胡蘿卜、山藥、小米等食物,以達到健脾的目的。
暖冬倒春寒,利弊各一半
春季早晚溫差較大,就需要注意冷暖適度,早晚天氣冷適當多穿一點,中午天氣熱起來就適當減一點。
雨水節氣需要注意的是倒春寒,我們度過了一個暖冬,2016年在春天剛來的時候氣溫下降,全國大部分地方都迎來了雨天。
客觀地說這種倒春寒利弊參半。弊端顯而易見,溫暖的天氣中萬物生發長養,突然襲來的寒冷會損傷這些生生之意。
同時,天氣的驟然變化,也會造成一些疾病的發生。另外,雨雪也為我們日常的生活造成不便。
但是倒春寒的益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我們度過的暖冬,由于天氣不夠寒冷,腎水收藏不足,來春木氣生發,易于致病。
而這一場倒春寒恰好能放緩木氣生發的節奏,同時加大冬令收藏的力度,正是“亡羊補牢時猶未晚”。
其次“瑞雪兆豐年”,冬小麥需要經過伏冬,恰如我們需要冬令收藏一樣,冬季如果有一兩場雪,來春小麥抽穗就會相對多一些,也就預示著一場豐收。
此外,春季是流行病多發季節,氣溫適當的下降可以減少流行病的發生。
加強鍛煉,保持良好的心情
養生除了飲食,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規律,不熬夜、不賴床,加強鍛煉。張茂信說,雨水季節容易誘發感冒,在做好保暖工作的同時,身體內部要加強抵抗力,按時休息,平時多注重鍛煉。
另外,張茂信還指出,小孩子中午玩耍時,不能一下子脫太多衣服,有汗要及時用干毛巾擦干,傍晚天氣轉涼時要及時添加外衣。
開心愉悅的心情是脾胃健康的重要保證。張茂信說,心情抑郁容易消化不良,導致肝氣郁結,影響脾臟健康,心情好了,消化好了,肝氣也就舒展開來了,人的精氣神也就出來了。
雨水時節降雨量增多,雨天容易導致心情抑郁,此時,不妨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興趣,轉移注意力,盡量保持愉快的心情。比如,下雨天在家里看書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結語:雨水節氣雖說氣溫轉暖,可是溫差欺負較大,大家千萬不可掉以輕心,一定要做好雨水節氣的養生工作。今天小小編給大家介紹了關于雨水節氣養生的注意事項,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