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養生是大家熟悉的養生知識,修煉太極拳可以延年益壽,太極拳對疾病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練太極拳勝過天天喝補藥。而且太極拳沒有任何副作用,學習太極拳教學你會發現太極拳很有趣,下面一起學習一下太極拳24式吧!
練太極拳24式能增強體質,延年益壽
太極拳24式是我國傳統的健身運動,當今養生是人們關注的熱門話題,太極養生勝于市場上的“仙丹妙藥”,因此,太極拳24式是你明智的選擇。
太極拳24式具有健身和延年益壽的功效,對防治慢性疾病有較好的效果,太極拳24式雖然動作舒緩柔和,但實為靜中有動,柔中帶剛,遲緩中含有爆發,靈活中藏有力量,因而能大大強化中老年人的雙腿能力和自穩力。
眾所周知,中老年人就是怕摔倒,輕者骨折,重者中風。經常參加太極拳24式練習,可以防止摔倒,防止骨折,令人延年益壽。
練太極拳24式有助于心腦血管、呼吸系統以及消化系統,對身體的各個部位都起著良好的刺激作用,這也是太極拳深受歡迎的重要因素,而且任何人群都適合練習。
首先,打太極拳24式時全神貫注,注意力高度集中。眼隨手轉,步隨身換,動作圓滑、連貫、穩健、協調,動中取靜,有利于大腦的休息。
其次,有助于延緩肌力衰退,保持和改善關節的靈活性。
第三,太極拳24式動作緩慢柔和,柔中有剛,肌肉有節奏地舒縮,對調節大腦皮質和自主神經系統功能具有獨特的作用;第四,可治療多種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神經衰弱、潰瘍病、肺結核、肝炎恢復期、骨關節病等,具有祛病延年的功效。
太極拳雖然能養生,但是環境也會影響練拳的效果,練習太極拳要在地面平坦、環境幽靜、空氣新鮮的室外或者室內進行,好選擇在清晨或者傍晚鍛煉。
清晨練拳可使身體各器官活動起來,為進入工作和生活做好準備。傍晚練拳有助于消除疲勞。
練拳前要做好準備活動,打太極拳24式時要調整好呼吸,做動作時呼吸要穩定深長,有利于鍛煉呼吸肌和增進食欲。根據個人的體力來調節練拳時間、次數、架子高低和動作快慢,好是每日早、晚各練1次,每次10-15分鐘。
雖然,太極拳24式運動強度小,動作慢,但標準的動作是保持半蹲位,身體重心較低。中老年人的動作太標準,會使膝關節的負荷過大,引起關節軟骨軟化癥、滑膜炎、脂肪墊炎等關節炎,重者可引起骨質增生,影響鍛煉和日常生活。
所以打太極拳24式時,應“偷點兒懶”,提高身體重心,保持直立位運動。這樣,可減少膝關節負荷,減少疾病發生。
太極拳24式能預防四大系統疾病
1.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通過太極拳24式鍛煉可以消除大腦神經的緊張,清醒頭腦,活躍情緒,修復神經系統的平衡,消除一些慢性病灶,并可直接影響到內分泌的平衡和免疫力的增強。
同時,由于打拳“用意“,大腦不斷發出良性信號,會使人體氣血能量匯聚于意守部位,使人體新陳代謝旺盛,血流量增加30%左右,醫學界稱之為”精神反饋“作用。
佛教的坐禪、中國古代的吐納、現代氣功,都是通過”意守“引發生理變化。太極拳24式是通過”以意導體""意念關注“,使氣血暢流全身。
2.對心血管的影響
太極拳24式與劇烈運動不同,運動以后舒張壓會下降,長期堅持鍛煉,有利于防治高血壓和血管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