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許多白領都會選擇足療作為養生保健的方式,不僅因為足療是方便安全的一種養生方法,還是中國古代養生發展的產物,是經過實踐檢驗的。那么足療養生有哪些必須知道的常識呢,是不是所有的人群都適合足療呢?足底按摩誤區又有哪些呢,我們在足浴養生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小編帶大家一起去看看!
足療養生
越來越多的人現在開始關心身體的健康狀況,每個人都想擁有健康的體魄。那么在繁忙的工作中沒有時間鍛煉,足療無疑就成了許多人養生保健的首選。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幾個有利于身體健康的足療小秘方,希望在幫助大家緩解疲勞的同時還能調節身體循環,都有強健的體魄!
生姜祛寒艾草溫肺 4款足浴方祛病養生
泡腳是通過溫度和藥物,利用皮膚的御邪、分泌、吸收、滲透、排泄、感覺等多種功能,作用于局部皮膚、肌肉、關節,改善三者的代謝、強化其功能,并且通過皮膚對藥物的吸收,針對局部及全身的疾病進行治療。
1、生姜祛寒
生姜在中醫上屬于辛溫解表藥,有祛寒解表的作用,而且毒副作用較小。現代醫學認為生姜能夠刺激毛細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怕冷、容易手腳冰涼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腳。
需要注意的是,用生姜泡腳并不是將生姜放入熱水中泡一會兒,而是一般取15—30克的生姜(約為中等大小的姜半塊),將其拍扁,放入鍋中加入小半鍋水,蓋上鍋蓋用熱水煮上10分鐘左右。煮好后,將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適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覺到燙為宜)。泡腳時水要沒過踝部,好邊泡邊搓雙腳。
生姜中的藥用成分有許多是小分子物質,蓋上鍋蓋煮可以避免其揮發。半塊姜的用量是對于一般家庭用來泡腳的盆裝上半盆水的量而言。如果泡腳用的水量較多,或是怕冷的癥狀比較重,可酌情增加姜的用量。用生姜水泡腳一段時間后,怕冷的癥狀一般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2、艾草溫肺
據《本草綱目》記載,艾草是性溫、味苦、無毒的一味藥。它具有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于針灸,故又被稱為“醫草”。用艾草泡腳還能夠改善肺功能,對于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處。
艾草泡腳的方法和生姜泡腳的方法相近,一般取30—50克(一小把)干艾草煮水泡腳,煮法與前面提到的相同。
3、桂皮消腫
桂皮,又稱肉桂、官桂或香桂,它與花椒都是家庭中常用的香料,二者都有溫腎陽的作用。用他們泡腳,對于因腎病引起的浮腫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腎源性水腫是由于腎臟功能問題或出現疾病而引起的水腫。一般首先發生在組織疏松的部位,如眼瞼或面部、足踝部,以早晨起床時為明顯,用手指按壓水腫部位的皮膚可出現凹陷。如果出現了腎源性水腫,可以用花椒和桂皮各15克(一小撮或一小塊)煮后泡腳,煮法同煮生姜的方法。連續用此法泡腳能夠起到一定的消腫作用。
4、紅花防凍瘡
紅花是一種婦科常用中藥,它能夠活血通經,祛淤止痛。冬季容易發生凍瘡和皮膚皴裂的人在秋季應該提早用紅花泡泡腳,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
取紅花10—15克(大約一小撮)按之前提到的方法煮水泡腳,能夠預防和改善凍瘡。每到冬天,有人的手腳經常會發生皴裂和破皮,但是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又需要很長時間恢復。選擇用紅花來泡腳,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這種情況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