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感冒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事情那么你知道感冒了吃什么食物好嗎,敬請收看本期的健康之路聽聽陳飛松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北京市中醫研究所副研究員陳飛松,講感冒了吃什么食物。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感冒了吃什么食物
感冒食療
1、醋熘土豆絲:做法:將切好的土豆絲放入清水中過一遍,去掉其粉質,防止抓鍋底,用料與醋熘白菜相同,但不需勾淀粉。
2、白菜蘿卜湯:白菜心500克,切成碎末,白蘿卜120克,切成薄片,加水800毫升,煮至400毫升后,加紅糖適量。每次200毫升,一天2次,連服三四天即可治愈。
3、蘋果蜂蜜水:蘋果5個去皮,切成小塊,加水1升,煮沸5分鐘,自然冷卻到40℃,加少許檸檬汁和適量蜂蜜攪拌均勻,每天多次少量飲用。
4、姜絲蘿卜湯:姜絲25克,蘿卜50克切片,加水500毫升,煮15分鐘,加紅糖適量。每次200毫升,每天1-2次。
5、蔥蒜粥:取干凈的蔥白10根,切碎,大蒜3瓣,大米50克,加水煮成粥。每次150毫升,每日2次。
6、蔥頭飲料:洋蔥頭1個,切碎,加鮮牛奶250毫升,煮開,自然冷卻,加適量蜂蜜,睡前服用100毫升。
7、姜絲可樂:鮮姜絲50克,加1000毫升可樂,煮沸,熱飲,每次100毫升,每天數次。
8、桔皮冰糖飲料:鮮桔皮50克,加冰糖適量,用開水沖泡代茶飲用。
9、銀花薄荷飲:銀花30克,薄荷10克,鮮蘆根60克。先將銀花、蘆根加水500毫升,煮15分鐘,后下薄荷煮沸3分鐘,濾出加適量白糖,溫服,日服3~4次。
10、醋熘白菜:取青口白菜的二三層幫葉約400克,切斜片。鍋內放油,油熱后放花椒10粒左右,炸黑后放白菜,立即將一小酒杯米醋入鍋,翻炒放少許白糖、味精,再翻炒,放鹽適量,稍候勾淀粉少許,即可出鍋。
11、醋烹豆芽菜:豆芽菜醋烹后立即翻炒,放味精、鹽適量,翻炒立即出鍋?;鸷蛞?,快炒,豆芽形狀基本不變。
風寒感冒
1、橘皮飲取鮮橘皮30克或干橘皮15克,加水750毫升,煎至500毫升,加白糖適量飲用。
2、大蒜紅糖飲取大蒜、生姜各15克,切片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臨睡前加紅糖適量服用。
3、白菜湯取大白菜根3棵洗凈切片,加大蔥根3根,煎湯500毫升,加白糖少許趁熱服下?;蛉“撞诵?50克,加白蘿卜60克,水煎后加紅糖適量,食菜喝湯。
4、生姜芥菜湯鮮芥菜500克洗凈切斷,生姜10克切片,加水2 000毫升,煎至1 000毫升,用食鹽調味后分次飲服。
5、生姜炒米粥生姜30~50克切片,炒米50克,共煮成粥,食鹽調味后食用。
6、桑葉薄荷飲取桑葉6克、淡竹葉15克、菊花6克、薄荷3克和適量白糖,將桑葉、菊花、淡竹葉加適量的水煮沸,即將藥液潷入茶缸中。飲時加入適量的白糖,當茶飲服。(注意:外感風寒無汗者不宜服用)
7、五神湯取荊芥10克、生姜10克、蘇葉10克、紅糖30克、茶葉6克,將荊芥、蘇葉、生姜切成粗末,與茶葉一同放入瓷缸內,用開水沖泡,蓋嚴。將紅糖放入另一個碗內,將用開水浸泡的藥液趁熱倒入,與紅糖拌和,置文火上煮沸,趁熱飲下。飲后覆被而臥,待微汗出即可退燒。剩下的藥液,煮熱當茶飲。
風熱感冒
1、梨水生梨一個,洗凈連皮切碎,加冰糖隔水蒸服,適用于風熱咳嗽。
2、 菊花茶杭菊花、枸杞子各60克,紹興酒適量,浸泡10~20天,去渣加蜂蜜少許,早晚各飲25毫升,適用于風熱感冒頭痛。
3、橄欖蘆根茶咸橄欖4只,蘆根30克,加水1 000毫升煎至500毫升后飲服。
4、黃花紅糖茶取黃花、紅糖各30克,加水煎服。
5、蘿卜飲白蘿卜250克,洗凈切片,加水750毫升煎至500毫升,加白糖少許,趁熱服用一半,30分鐘后再服余下一半。
6、雙花飲取金銀花15克、蜂蜜50克、大青葉10克,將金銀花、大青葉放入鍋內,加水煮沸,3分鐘后將藥液潷出,放入蜂蜜,攪拌均勻即可,當茶飲。
感冒吃什么對身體好?
1、 應多飲水,每天攝入液體總量在2 500~5 000毫升之間,有助于退熱發汗,排除毒素。可飲用開水、清淡的菜湯以及新鮮的果汁,如西瓜汁、梨汁、甘蔗汁、藕汁等,稀粥、蛋湯、牛奶、豆漿也可。亦應多食用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
2、 患感冒時可有腹脹、納差、腹瀉、便秘等胃腸機能失調癥狀,因此飲食應素凈、清淡。佐餐則宜選用各種醬菜、豆腐、肉松等清淡食品。
感冒好別吃什么食物?
1、應忌食油膩、油炸、黏滯、咸辣、過硬及海腥食物。
2、感冒初期,當禁食生冷、油膩,如果是溫熱之邪,初期正在清解階段,亦當忌食生冷,一旦熱邪不去,留壯熱,繼而口渴、煩躁、大便秘結,此時反需水果相助,可頻服梨汁、橘汁、西瓜、梗米湯、綠豆湯等,切忌過食生冷、油膩之品。
3、感冒期間,避免進食或忌多食鴨肉、豬肉、羊肉、狗肉、甲魚、蚌、醋、柿等食品。
4、少吃食鹽。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陳飛松
男,1962年生。北京市中醫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生畢業。中醫、中西醫結合防治消化系統疾病的作用及其機理研究,中醫脾胃學說與幽門螺桿菌感染胃癌前疾病的研究。1989年至1992年承擔國家中醫管理局“慢性胃病幽門螺桿菌感染與中醫證型關系研究”課題,1992年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992年至1995年承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康胃沖劑的臨床與實驗研究”重點課題,獲1995年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993年至1996年承擔北京市科委科技“新星計劃”“芪龍方防治胃癌前疾病的研究”獲1996年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康胃沖劑已申報2期臨床,上述研究的論文發表在《中國中醫藥科技》等雜志,共發表論文18篇。尚有四篇待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