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心梗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一旦嚴重起來就會要了人的性命,那么應該如何來預防和治療呢?下面我們就來聽聽專家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教授霍勇,講心梗。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誘發因素
過勞引發心肌梗死凡是各種能增加心肌耗氧量或誘發冠狀動脈痙攣的體力或精神因素,都可能使冠心病患者發生急性心肌梗塞,常見的誘因如下:
1、過勞:做不能勝任的體力勞動,尤其是負重登樓,過度的體育活動,連續緊張的勞累等,都可使心臟的負擔明顯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病人的冠狀動脈己發生硬化、狹窄,不能充分擴張而造成心肌短時間內缺血。缺血缺氧又可引起動脈痙攣,反過來加重心肌缺氧,嚴重時導致急性心肌梗塞。
2、激動:有些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是由于激動、緊張、憤怒等激烈的情緒變化誘發的。據報道,美國有一個州,平均每10場球賽,就有8名觀眾發生急性心肌梗塞。
3、暴飲暴食:不少心肌梗塞病例發生于暴飲暴食之后,國內外都有資料說明,周末、節假日急性心梗的發病率較高。進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后,血脂濃度突然升高,導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脈狹窄的基礎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塞。
4、寒冷刺激: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誘發急性心肌梗塞。這就是醫生們總要叮囑冠心病病人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的原因,也是冬春寒冷季節急性心肌梗塞發病較高的原因之一。
5、便秘:便秘在老年人當中十分常見,但其危害性卻沒得到足夠的重視。臨床上,因便秘時用力屏氣而導致心梗的老年人并不少見。所以,這一問題必須引起老年人足夠的重視,要保持大便通暢。
先兆癥狀
心肌梗塞病人約70%有先兆癥狀,主要表現為:
1、突然明顯加重的心絞痛發作;
2、心絞痛性質較以往發生改變或使用硝酸甘油不易緩解;
3、疼痛伴有惡心、嘔吐、大汗或明顯心動過緩;
4、心絞痛發作時出現心功能不全因此而加重;
5、心電圖示ST段一時性上升或明顯壓低,T波倒置或高尖,或伴有心律失常;
6、老年冠心病病人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心衰、休克、呼吸困難或暈厥等。
心肌梗塞先兆癥狀多在發病前1周,少數病人甚至提前數周出現。約40%的病人發生于梗塞前1—2天。上述癥狀一旦發生,必須認真對待。病人首先嚴格臥床,保持安靜,避免精神過度緊張;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硝酸甘油噴霧吸入。立刻與附近大醫院聯系,同時做好送往醫院的準備。交通工具必須能平穩轉運。病人應避免起床,情況相對穩定時以擔架運送。運送途中可持續或間斷使用硝酸甘油,吸氧,并應嚼服一片阿司匹林(150—300毫克)。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霍勇
男,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及心臟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學位分會委員、《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主編、《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主編、中華醫學會心血管介入治療培訓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侯任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會長,衛生部醫政司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技術管理專家工作組組長,民進中央委員、民進中央科技醫衛委員會副主任、民進市委常委、西城醫衛支部主任、西城區政協委員等。
疾病治療
及早發現,及早住院,并加強入院前就地處理。治療原則為挽救瀕死的心肌,縮小梗死面積,保護心臟功能,及時處理各種并發癥。
1、監護和一般治療。急性期絕對臥床1~3天;吸氧;持續心電監護觀察心率、心律變化及血壓和呼吸,監護3~5日,必要時監測肺毛楔入壓和靜脈壓;低鹽、低脂、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暢,1周下床活動,2周在走廊內活動,3周出院,嚴重者適當延長臥床與住院時間。
2、鎮靜止痛。用嗎啡或杜冷丁肌注,4~6小時可重復一次。煩躁不安者用杜冷丁和非那根肌注或靜注。
3、調整血容量。入院后盡快建立靜脈通道,前3天緩慢補液,注意出入平衡。
4、縮小梗死面積措施。溶栓治療:可使血運重建,心肌再灌注。發病6小時內,有持續胸痛,ST段抬高,且無溶栓禁忌癥者,可選用尿激酶或鏈激酶加入生理鹽水中30分鐘內滴入,繼用肝素抗凝治療3~5天。如有條件亦可采用冠狀動脈內溶栓;硝酸甘油:該藥能直接擴張冠脈,解除冠脈痙攣,增加側支循環,縮小梗死面積;發病初幾小時,β阻滯劑能使心肌耗氧量降低,縮小梗死面積;倍他樂克視病情調整用量。硫氮唑酮用于非Q波心肌梗死的早期治療。
5、抗心律失常。利多卡因預防性用于易產生室顫、發病6小時內的初發年輕患者;一旦發現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動過速(室速),立即用利多卡因靜注,早搏消失后,可持續靜點;發生室顫,盡快采用非同步直流電除顫。室速療效不滿意時,也應及早采用同步電復律;對緩慢心律失常,常可用阿托品肌注或靜注;Ⅱ-Ⅲ度房室傳導阻滯時,可安置臨時起搏器;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用洋地黃類、異搏定類藥物不能控制時,可同步電復律。
6、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心源性休克和泵衰竭的治療。肺水腫時首選硝普鈉靜點,同時用嗎啡、速尿、西地蘭,并須監測血容量、血壓、心排血量及肺毛楔入壓,心源性休克可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或阿拉明,如能維持血壓,可加用硝普鈉。有條件者用主動脈內氣囊反搏術,可提高存活率。
7、急性心肌梗死二期預防。出院前利用24小時動態心電監測、超聲心動圖、放射性同位素運動試驗,發現有癥狀或無癥狀性心肌缺血和嚴重心律失常,了解心功能,從而估計預后,決定并實行冠狀動脈造影,經皮腔內冠狀動脈成形術或冠狀動脈搭橋術,以預防再梗死或猝死。
8、生活與工作安排。出院后經2~3個月,酌情恢復部分或輕工作,以后部分病人可恢復全天工作,但要避免過勞或過度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