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相信大家對中耳炎都有所了解,那么中耳炎的治療方法都有哪些呢,針對不同人群是否應該采用不同的方法,我們的預防與治療工作中有沒有誤區呢?今天我們為您請到了龔樹生教授來為我們傳授相關知識!
本期嘉賓介紹
龔樹生:男,48歲,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主任醫師、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耳科首席專家,北京同仁醫院人工耳蝸中心主任。首都醫科大學科技處處長。擅長耳科學、耳顯微外科學,尤其是在中耳疾病的外科治療與聽力重建術、人工耳蝸植入、振動聲橋植入、BAHA植入、面神經疾患及眩暈的顯微外科治療等方面有所建樹。因中耳炎術后聽力恢復好、干耳率高而受到患者的普遍好評。
治療方法
1、積極治療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竇炎(Chronicsinusitis)、慢性扁桃體炎(Chronictonsillitis)。
2、藥物治療:單純型以局部用藥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與類固醇激素類藥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能治療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
3、局部用藥注意事項:
①用藥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內膿液,可用3%雙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簽拭凈或以吸引器吸盡膿液,方可滴藥。
②膿量多時用水劑,量少時可用硼酸酒精。
4、鼓膜大穿孔影響聽力,在干耳后2個月左右可行鼓膜修補術或鼓室成形術。
5、骨瘍型中耳炎,引流通暢者,以局部用藥為主,但應注意定期復查。引流不暢或疑有并發癥者及膽脂瘤型中耳炎,應及早施行改良乳突根治術或乳突根治術,徹底清除病變,預防并發癥。
6、中藥外治:紅棉散。麝香、枯礬、干胭脂、爐甘石、片腦等名貴地道藥材。
防治誤區誤區一
沒有耳痛、耳道流膿,就不是中耳炎
專家觀點:并非所有中耳炎都有耳痛和耳道流膿。
專家分析:中耳炎包括急性、慢性細菌性(化膿性)中耳炎,卡他性(分泌性)中耳炎,膽脂瘤型中耳炎等類型。耳道溢膿,急性期有耳痛是化膿性中耳炎的主要癥狀。分泌性中耳炎一般無耳道流膿癥狀,也較少出現耳痛,可僅有耳悶、聽力下降等問題。部分膽脂瘤型中耳炎也可無耳道流膿癥狀。
由于分泌性中耳炎癥狀輕微,一般不出現耳痛和化膿,故易被漏診、誤診。值得注意的是,兒童期是分泌性中耳炎的高發期,因為兒童的咽鼓管較平直,鼻咽腔較小,鼻炎鼻竇炎較多見,當發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時,咽鼓管黏膜容易水腫,繼發咽鼓管阻塞,導致分泌性中耳炎。同時,由于兒童一般不會主訴癥狀,故更易延誤治療。家長若發現孩子在看電視時將聲音開得過響,或者在與人交談時,要求別人講得響一些等異常情況時,一定要提高警惕。
誤區二
非化膿性中耳炎發病率低、危害小
專家觀點:非化膿性中耳炎的危害不亞于化膿性中耳炎。
專家分析:非化膿性中耳炎由于癥狀不明顯,常在“不知不覺”中導致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害,與“顯而易見”的化膿性中耳炎相比,患者的早期就診率低,治療不當或延誤治療容易發展成慢性中耳炎,危害更大。隱匿性膽脂瘤型中耳炎還會引起面癱、腦膜炎、腦膿腫等并發癥,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誤區三
只要有耳道“出水、流膿”,就是中耳炎
專家觀點:耳道“出水、流膿”,原因很多。
專家分析:除中耳炎外,不少耳科疾病也有“出水”癥狀。比如外耳道炎,有時可表現為耳道“出水”,伴細菌感染時,會有流膿。其與中耳炎的主要區別是前者鼓膜完整,無穿孔。此外,外耳道毛囊癤腫破潰、外耳道腫瘤繼發細菌感染時,也可有流膿的表現。
誤區四
耳道流膿時,不宜手術
專家觀點:耳道流膿時手術不影響手術效果。
專家分析:以前,由于受醫療技術水平的限制,大多數慢性中耳炎和膽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均采用藥物保守治療。若確實需要手術,必須在停止流膿半年以上才能實施,否則會影響手術效果。如今,由于耳科顯微技術的發展,反復發作的慢性中耳炎患者即使在化膿期也可以接受手術,不必顧慮流膿是否會影響手術效果這個問題。
誤區五
中耳炎手術可以完全恢復聽力并消除耳鳴
專家觀點:期望手術后聽力馬上恢復正常、耳鳴馬上消失是不太現實的。
專家分析:中耳炎病程多較漫長,長期的炎性刺激會影響內耳系統,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害及耳鳴。中耳炎鼓室成形手術雖可完全清除病灶和重建聽骨,但僅能部分或大部分恢復因聽骨損害、鼓膜穿孔引起的聽力下降,對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害無效,也不能直接減輕耳鳴癥狀。不過,病灶的清除對耳鳴的間接恢復還是有幫助的。
誤區六
預防中耳炎,只要耳道防水就可以了
專家觀點:預防耳道進水僅對鼓膜穿孔者有效。
專家分析:預防耳道進水僅對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者有一定效果,對其他類型的中耳炎效果甚微。比如,分泌性中耳炎和急性細菌性中耳炎,由于其發生與連通鼻子和耳朵的結構——咽鼓管的阻塞有關,故一切易導致咽鼓管阻塞的疾病均需防治,如鼻炎、鼻竇炎、鼻息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腔腫瘤、兒童增殖體肥大等。另外,感冒鼻塞時盡量不要頻繁、用力回吸鼻涕,氣壓急劇變化(如飛機下降時)時向耳內鼓氣、嚼口香糖等,對預防中耳炎的發生也有幫助。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湖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