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食用油是我們在炒菜時不可缺少的,雖然我們每天都在吃油但是我們吃油的方式健康嘛,這就是我日常生活中隱藏的健康問題。如何食油才健康?一起看看專家的食油技巧吧!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戴光強,主題是怎樣健康吃油,主要如何食油才健康、健康食油技巧的內容。
注意:
本頻道文章版權歸貴州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戴光強
戴光強,教授、主任醫師,醫學保健專家,健康教育專家,衛生事業管理專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屆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中國健康教育協會常務理事,安徽省科普作家協會副會長,安徽省科技經紀人協會副會長。安徽省九屆政協常委、省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主任,安徽省衛生廳原廳長。
戴光強經歷
戴光強自20世紀60年代從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畢業后,多年從事醫學臨床、教學、科研和健康保健工作,曾獲全國衛生先進工作者光榮稱號。
戴光強每年堅持做健康保健講座幾十場,被評為“新安百姓講堂”佳主講人,是深受百姓喜愛的“保健大使”。
戴光強教授著有專著多部,并發表數百篇保健科普文章,其中《中年保健全新指南》一書得到廣大讀者的好評,《人到中年當大修》獲省科普作品一等獎。
20世紀90年代初,戴光強提出了醫學應從技術服務擴大到知識服務。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如何選擇健康的食用油
看顏色:一般而言,植物油精煉的程度越高,其色就越淡。不過,由于原料不同,每種植物油都會有一種特有的顏色。
看透明度:純凈的植物油呈透明狀,因此,在選購食用油時一定要選擇清澄透明的油,且透明度越高越好。
聞味道:可在手掌上滴一二滴食用油,雙手合攏摩擦發熱后仔細聞其氣味,無異味(哈喇味或刺激味)時可購買。
嘗味道:用筷子取一滴油,仔細品嘗味道。略帶酸味的食用油為不合格產品,不宜購買。有其他異味的食用油也不宜購買。
聽一聽:取一二滴油層底部的油,涂在易燃的紙片上,燃燒不正常且發出“吱吱”聲音的,說明油中水分超標,是不合格產品;燃燒時發出“噼叭”爆炸聲,則說明油中有可能有雜質。
健康小貼士
食用油保存不當極易揮發變質。那么,怎樣保存植物油呢?食用植物油怕直射光、空氣、高溫、水。因此,在保存時,一定要避光、密封、低溫、防水。
◎選購和貯藏食鹽時應注意的問題
食鹽是人們日常飲食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因此,選購和貯藏食用鹽的技巧是每個家庭掌勺人都應掌握的知識。在選購和貯藏食用鹽時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1)在購買食用鹽時,一定要辨認清楚包裝和碘鹽標志。
(2)在貯藏食用鹽時,用來裝鹽的器皿應為棕色、遮光的瓶或陶瓷罐,好有蓋。
(3)存放碘鹽應避免日光直射、放在陰涼、干燥處,不宜放在灶臺等高溫的地方。
(4)碘鹽存放時間不宜過長,可隨用隨買,適當儲備。
(5)為了防止食鹽中的碘丟失,食用碘鹽時應注意:鹽不可用水洗;炒菜、燒魚肉和煮湯菜時,注意不可過早放鹽,好在食物快熟時放入。
(6)碘鹽不能放在鍋中炒,更不可放在油鍋中煎炸。
食用油的種類及使用方法
(1)豬油。豬油在烹調中應用量廣,炸、炒、熘等都可使用。豬油所含色素少,烹制的菜肴色澤潔白。
特別是炸裹蛋泡糊的原料非用豬油不可。但豬油炸的食品,涼后表面的油凝結成脂而泛白色,且容易回軟去脆性。這是因為豬油是不干油脂,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低。為了避免出現上述現象,可事先用熱水燙一下盤子再裝。
(2)花生油。花生油呈鵝黃色,也是不干性油脂,其炸制品也容易回軟。粗制的花生油,還有一股花生的生腥味,精煉或經過熬煉的則沒有這種氣味。
如需除去粗制花生油的生腥味,可將油加熱,熬至冒青煙時離火,將少量蔥或花椒投入鍋內,待油涼后,濾去白沫即可。
(3)芝麻油。此油色澤金黃,香氣濃郁,用來調拌涼菜,則香氣四溢,能顯著提高菜肴的風味。在一般湯菜中淋上幾滴芝麻油,也有增香提鮮的效果。
芝麻油以小麻油為好,香味濃郁。芝麻油中含有一種叫“芝麻素”的物質(一種酯基化合物),它是有力的抗氧劑,故而芝麻油性質穩定,不易氧化變質。
(4)豆油。豆油屬半干性油脂,含磷脂多,不宜做炸油用。磷脂受熱,分解而生成黑色物質,使油和制品表面顏色變深。但豆油由于含磷脂多,用來同魚或肉骨頭熬湯,可熬成濃厚如奶的白湯。
豆油色澤較深,有些用青豆或嫩黃豆生產的豆油,因含有葉綠素而呈青綠色,炒出來的菜色澤不佳。豆油大豆味較濃,雖可用加熱后投入蔥花或花椒的方法除去,但油的顏色卻因此變深甚至變黑了。